文/Moly
求一个中肯的评价打分?
“5(分),但是很多饱和度太高的粉色系眼影其实并不是对所有妹子都很友好,额头太了,特别是肿单眼皮、内双,鼻塌无山根,以及平时很容易水肿的姐妹。用上粉调的眼影就容易肿上加肿,嘴太小,别人画起来是氛围感甜美系萝莉,不成比例,但是真正上眼的时候却没那味儿了。今天Jenny给家找到的粉色调会带一丢丢灰调,还有点小雀斑。”
在豆瓣“评价长相小组”,在彰显温柔魅力的同时,女生们把自己的“生图”或者轻微修过的照片发上来,还能略略消肿。#3CE some def 芋泥盘官网的图片其实有点偏亮了,寻求家评价打分。有趣的是,实际上到手没有那么的粉,明明照片看起来还不错,是真正的灰粉色啦~虽然叫芋泥盘,却被“中肯”地点评为6分,但是其实没太多紫色调,甚至5分。浏览那些评分标准,多集中在五官、身材。
双眼皮、尖下巴、细腰身、长腿......如今这种“审美标准”越来越流行。在这种背景下,医美整形产业规模持续扩。据艾瑞咨询统计,医美市场规模,从2012年的298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1975亿元,8年间增值高达6.6倍。
面对越来越“趋于一致”的审美,一旦被定义为“不美”,很多人的“自我”便开始崩塌。在知乎,《作为一个长得不好看的女生是怎样的体验》下,有两千多条回答,七千多个关注。《长得丑的女生到底有多惨?》这一问题,则有七千条回答,五千多万浏览量。
然而,美的标准是什么?美又是由谁定义?这些问题正在逐渐被关注与讨论。
开启审美的“觉醒时代”
单一的“审美标准”下,我们对美的要求,常常嵌套在别人的审视里,并被他人的评价左右,因此也促成了“颜值经济”盛行。但这背后,就如同德国社会学家马尔库塞提出的“虚假理论”——许多产品在发明出来之前,人们并不认为自己有需要,但是当市场力宣传这些产品的功效和用途时,就会有一分人开始使用,没有使用的人则会怀疑自己从而产生焦虑。
这种被消费主义与网络定义的美,让“女性的身体变成了消费的符号、商品的堆积,容貌与肉体,成为被凝视的物品。”
但如今,一场“审美觉醒”正在打破这种定义和标准。
在题材上借鉴BBC《她说:女性人生瞬间》的女性独白剧《听见她说》中,女演员直视镜头质疑:一定得是巴掌脸吗?一定得是筷子腿吗?一定得高吗?一定得瘦吗?一定得白吗?在陷入容貌焦虑深渊后,她终于开始觉醒——“我没有质疑高白瘦。我质疑的是‘一定’。最为包容、广阔的美,变得狭窄、单调,纵容这种变化的,不是别人,就是我。”
现实生活中,也有越来越多女性参与到“审美觉醒”行列。在近几年很火的“No body shame”运动中,越来越多人开始在网络上晒出自己完美背后的不完美,鼓励女孩做自己。这让人们意识到,比追求美更重要的是建立正确的审美观。美,从来不是一个单一、专指的概念,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审美倾向的权利。
与此同时,多样化、个性化的美正在被发现与赞美。罗马尼亚摄影师米哈埃拉·诺洛茨曾在2013-2017年前往五十多个旅行。“你真美啊,请停一停让我为你拍张照,好吗?”旅途中,她会在所到之处为当地的女性拍摄一些肖像,记录这个世界上女性多元化的生活状态和多样化的美,绘制成了一本《美之地图》。这些画面中的女性,从来不是活在精修的世界,每一张绽放自信、毫无掩饰自我形象的照片,都在展示最真实的自己。
米哈埃拉·诺洛茨认为,这个星球上的女性需要更多的关注,而真正的美远比我们在媒体上常见的美要丰富、要深刻。
对自己身体的每个位表白
“审美觉醒”后,越来越多女性不再盲目追求在网络上看起来美、在别人的眼光中看起来美,而是接纳真实的自我,从内心发出对自己的美的肯定。
抖音818美妆特色日,这些女性和戚薇一起,发起了“对自己身体每个位的表白情书”。
“我爱我的眼睛,冷藏住所有不必要的热烈。”“我爱我的嘴唇,不是说话也在表达我。”“我爱我的肤色,见识过地球上一切光与热。”......她们相信,如果美真的存在唯一的真相,那就是在这个世界上,我的美由我自己说了算。
抖音818美妆节
在这些女性中,有人曾坐在教堂⼴场的台阶上整整3天,观察来来去去的人。最终发现这些路人造型妆容经典但雷同,他们只能相信这不是真正的“我”,⽽是被物品规范下、被外界凝视下的“我”。由此一个独具特色的美妆品牌“SIT.E”诞生。
有曾受困于容貌焦虑的职场女性,因为职场高压导致皮肤问题后救肤心切,开始尝试各种‘猛药’产品,却破坏了肌肤屏障,产生了更严重的皮肤伤害。没想到此后她却走上护肤探索之路,创立护肤品牌“时律”,满足忙碌女性精准高效的护肤需求。
有人从接受自己“不完美”的外貌开始,探索适合自己的妆容,发现自己的美。她用这份自信鼓舞更多女性,创立了美妆品牌“三兔”。
这些美妆品牌仅仅是一个缩影,在美妆产业繁荣的态势下,越来越多美妆品牌和商家选择抖音电商。在兴趣电商场景下,抖音电商努力让美好的事物被更多用户看到,同时也让越来越多的人看到女性美的多样化。
这种多样化是对抗社会对美的定义的一个起点。
正如塔拉·韦斯特弗在《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》中说的:“让这张脸,让这个女人与众不同的不是衣服,而是她眼睛后面的东西,是她咬在齿间的东西,是希望、信仰或信念,让人生不再一成不变。”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刊立场。
标签: